下載APP
掃碼下載品觀APP,
與化妝品產業一同進化!
搜索

美妝科技新時代來了!

中國化妝品科學家大會 化妝品觀察 記者 ·  2023-02-23
科技盛宴。

今日(2月22日),2023(第一屆)中國化妝品科學家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掀起中國化妝品產業科技創新的高潮。

會上,前空軍總醫院皮膚病醫院院長劉瑋、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省皮膚病醫院執行院長何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皮膚科主任鞠強等皮膚科專家,上海萊博藥妝董事長兼東方美谷功能護膚品研究院院長李成亮、杭州雅妍化妝品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兼董事長葉琳琳、偉博海泰董事長李和偉等科技企業家,以及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兼副總經理郭學平、科絲美詩素材&功效研究所所長金榮熙、上海臻臣青年科學家沈潔、諾斯貝爾副總裁邱曉鋒、資生堂中國研發中心高級總監王穎等產研界資深人士,圍繞各自擅長的研究領域,進行了深度分享。

化妝品行業學研界、產業界的智慧,在這場會議上碰撞出絢爛的火花。

鄧敏:

在市場與科技之間構筑一條綠色長廊

“無功效不護膚的時代,中國化妝品產業走向了科技創新的時代?!睍h開場,品觀董事長、CiE美妝創新展創始人鄧敏指出,最近幾年,頭部企業開始比拼科研投入,科學家們紛紛領銜企業的研發方向,隨著新銳品牌對產品技術的要求,不少制造企業加大了與各大高校、院所的合作,試圖將實驗室的技術賦能新銳品牌。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42.jpg

她表示,科技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國家從科技政策、產業創新、區域創新和企業創新不同層面構建起一個科技創新的大生態,近幾年,在華南與華東兩大化妝品產業聚集地,政府、高校、企業之間加強了互動,表現出相互擁抱的熱情,但也存在學研界與產業界在溝通上的彼此不理解,對技術評估的巨大差異,以及合作上的不和諧。

鄧敏認為,這可能是科學與市場之間的距離。品觀專注市場十五年,在這個生態中,期待能在市場與科技之間構筑一條綠色長廊,“這是開創中國化妝品科學家大會的簡單動機,加強學研界與產業界的交流,發現、催生出一批科技企業家來實現科技創新的市場化?!?/p>

“動機至純,行則有道”,她強調,這是品觀過去15年里被反復驗證的價值觀,做任何事情,初心很重要,動機單純至善,只要開始,路自然會顯現。

劉瑋:

化妝品行業進入功效管理時代

劉瑋認為,化妝品進入功效時代的說法其實不太正確,功效是化妝品的基本屬性。今天,中國化妝品行業進入的是功效管理時代。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39.png

他強調,化妝品安全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化妝品會滋養人們的皮膚,用得不好時會引起各種不良反應,如何用好化妝品的功效,避免不良反應,就是我們的追求”。

而我國化妝品不良反應診斷標準的編制,跨越了從1992年到1997年的5年時間,最終呈現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達到了7項,包括化妝品皮炎的診斷標準,化妝品過敏的診斷標準,化妝品光感皮炎的診斷標準,化妝品引起色素沉著的診斷標準,化妝品引起痘痘、痤瘡的診斷標準,化妝品引起毛發損傷的診斷標準等。

當然,他也指出,目前對化妝品的功效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原料的功效宣稱評價、人體實驗規范、功效評價標準等方面。對此,政府職能部門與行業協會正在積極完善,屆時,化妝品功效監測市場將進一步得到規范。

何黎:

功效護膚品突圍要靠精準護膚

據何黎介紹,功效性護膚品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從護膚化妝品、藥妝品、醫學護膚品,再到功效性護膚品的“演變”。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36.jpg

她指出,功效性護膚品在亞洲市場的規模是最大的,而在亞洲,中國市場又是最大的。但在巨大的增長潛力下,市場的弊端也逐步顯現。

在她看來,目前我國功效性護膚品的研發是碎片化的,沒有一個頂層設計和整體的規劃,有的只注重原料,有的只注重技術,有的更注重一些機制的研究,缺少真正的產業鏈的形成。

而這,或許是我國沒能出現更多與國際競爭的功效護膚品牌的原因之一。但她也篤信,在巨大的市場增長下,國貨依然“未來可期”。

如何突圍?她認為,“精準護膚”是關鍵。而所謂精準護膚,即這個產品一定是作用在皮膚生理。皮膚問題的難點在哪里,機制是什么,一定要瞄準國際的研究前沿。而品牌在原料合成、植物提取、新原料合成、配方設計等方面,一定是圍繞皮膚問題的“靶點”來進行。并指出,要與國際競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鞠強:

尋找新靶點是“戰痘”關鍵

鞠強指出,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單位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有三個致病因素:一是微生物或異常脂質誘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導致促炎癥因子尤其是促炎癥因子IL-1a的釋放;二是脂質蓄積,炎癥放大,獲得性免疫被激活;三是毛囊壁斷裂,引起巨大外來體反應,炎癥加重,導致結節和囊腫的出現。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33.jpg

其分析,對于中重度痤瘡患者,需要正規的醫學藥物治療,對于輕度痤瘡者,通過功效性護膚品和日常護理即可控制。而痤瘡是臨床上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這也讓抗痘、祛痘的產品占了功效性護膚品很大的市場份額,成為目前最熱門的賽道。

在國內外很多知名品牌紛紛入局抗痘、祛痘賽道的背景下,怎樣才能實現突圍?

鞠強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開發功效性護膚品,一定要從它的機制入手,尋找新的靶點,這樣才能獲得行業內以及消費者的認可?!逼渲?,“針對毛囊角化、抗炎,這是主要的作用靶點”。同時,在開發祛痘產品時還要注意三點:一是活性成分應靶位于痤瘡更新的發生機制;二是制劑良好的滲透性非常重要,要作用于毛囊深部及皮脂腺部位;三是保證安全性,特殊人群如孕婦、哺乳期婦女也可安全使用。

萊博藥妝李成亮:

內源性自保濕時代來臨

李成亮首先強調,保濕是皮膚健康的基礎,皮膚含水量的多寡是決定皮膚是否柔軟、光滑、細膩和富有彈性的關鍵因素。皮膚角質層處于皮膚最外層,在阻止皮膚水分過快流失及阻止外界刺激物侵入方面起重要作用。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30.jpg

他指出,保濕有兩個重要參數:角質層含水量和經皮水分丟失。而皮膚屏障可對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的外來刺激進行有效防護,調控外來物質的經皮吸收以及防止過快的經皮水分流失,表皮滲透性屏障及其含有的天然保濕因子(NMF)使皮膚能夠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其中,健康皮膚的經皮水分散失率(TEWL值)較低,有利于皮膚含水量的維持。

然而,不當的皮膚護理和環境變化,可造成皮膚屏障受損,經皮水分流失增加,進而導致皮膚干燥和敏感,敏感皮膚人數增加,屏障功能弱化。為此,李成亮認為,應該重新認識保濕,需要科技賦能,開發更好的產品。

在他看來,皮膚護理品中保濕劑的發展已進入內源性自保濕時代,區別于外源性補充皮膚成分,其目的在于促進皮膚內源性的保濕以及屏障相關成分的生成。并堅信,保濕是一切護膚產品的基礎,很多亞健康皮膚、病態皮膚的修復,都與皮膚屏障有關。

由此他推斷,未來的保濕不僅僅是給皮膚增加一點水分含量,一定是以維持皮膚屏障功能的完整性、以維持皮膚健康為基礎的保濕,這可能是未來保濕產品規劃或開發最根本的目的。

諾斯貝爾邱曉鋒:

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才是好產品

邱曉鋒始終認為,化妝品無論從原料、配方、生產上,都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產品來源清晰,對皮膚好,對地球環境友好,才是真正的好產品。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28.jpg

由此他覺得,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行業層面,可持續發展都是一個十分重要且熱門的話題。也正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諾斯貝爾打造了相關業務平臺。

通過對行業趨勢的洞悉,邱曉鋒認為,美妝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原料和包材至關重要。比如,可采用天然、有機、可循環或可降解的原料,推行配方安全無毒、無添加和拒絕動物實驗等行為,采用可循環包裝、可替換包裝或減少包裝等。

具體到諾斯貝爾自身的成長,邱曉鋒介紹,一直致力于在供應鏈端做技術上的創新,以適應美妝產業的快速發展。據其透露,諾斯貝爾目前已形成三大技術平臺——生物技術平臺、制劑技術平臺和AI技術平臺。

其中,生物技術平臺目前主要有按皮膚機理開發和選擇原料、用現代生物技術方式創新原料和用現代皮膚醫學手段進行皮膚檢測三種方式;制劑技術平臺已涵蓋納米載體、防曬劑安全和天然來源的卸妝產品等領域;AI技術平臺則包含AI圖像分析、個性化配方和智能制造等。

華熙生物郭學平:

合成生物學是原料創新引擎

創新靠什么?

在郭學平看來,合成生物學將會為化妝品行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源泉?!盎瘖y品的創新有制劑創新和原料創新,我們深知大家的痛點,需要一直找新的原料,新原料從哪兒來?合成生物學為我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料創新?!?/p>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25.jpg

會上,郭學平用廣義和狹義兩種方式解讀合成生物學的實質?!皬V義上,就是通過底層科學構建新的物種,物種可能是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前一個新物種的誕生,可能需要幾萬、幾十萬年?,F在基因技術加速了這個過程,生物科學家們可能在一夜之間就能合成一個新的物種?!?/p>

狹義上講,郭學平表示合成生物學可以反過來讀,叫生物合成?!熬褪怯蒙锛夹g的方式來合成化妝品工業需要的原料?!?/p>

不過用生物技術的方式來合成化妝品原料,此前生物發酵技術已經實現,為什么還需要合成生物學?郭學平解釋道:“所謂發酵,利用的是自然存在的菌種。但現在合成生物學最大的改變不是用自然存在的菌種,而是創造新的菌種,用它來生產化妝品的原料?!?/p>

郭學平同時也表示,不要神化合成生物學?!盎瘖y品的原料生產技術,從天然動植物提取,到化學合成、生物發酵,再到合成生物學,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逐漸走向綠色可持續環保的技術。但今天無論是哪種技術,都是共存共生的。在化妝品行業,不是把這個原料做出來就可以了,不但需要從0到1的創新,更需要從1到100、到10000的創新,把生產成本降下來,化妝品才能用得上、用得起,所以才走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p>

臻臣沈潔:

彩妝要用科學來重新定義

“當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用科學的思維來審視TA們手中的化妝品,這也對產品制造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鄙驖嵵赋?,在彩妝產品的開發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是基于應用型的研究?!暗诋a品開發中涉及到的原料結構、配方設計以及最終的科學檢測,都還缺乏理性的、科學的思考?!?/p>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23.jpg

而早在3年前,臻臣就開始了彩妝領域的科學研究,以實現從應用型到基礎型研發的轉變。

在原料創新上,臻臣深耕定制化。典型如臻臣在粉體上的研究。沈潔表示,目前市面上對粉體的改性主要在小分子上,臻臣創新性提出利用大分子原料對粉體原料進行處理。這些大分子在結構上擁有更多的改性空間,并且改性后粉體會具有更加柔軟、韌性的膚感,并且在貼膚上有提升。

在科學配方上,臻臣進行底層邏輯上的深挖。目前,臻臣引入了DOE思維概念,來解決配方設計中的難題。以底妝產品的抗暗沉專項研究為例,臻臣在配方研究中發現,影響暗沉的因素有很多?!拔覀円苑垠w處理、分散工藝等6個維度為自變量,將抗暗沉指標作為因變量,經過一個科學的實驗設計,找到影響暗沉最主要的部分?;谶@樣的結果,我們找到在配方優化上的方向?!?/p>

在科學檢測上,臻臣已籌備建立專項實驗室?!霸趯m棇嶒炇?,可以對皮膚的含量、皮膚油脂、皮膚光澤度等進行評估,基于圖像分析的設備,我們也可以全方位地對底妝妝效進行評價,包括口紅持妝、皺紋的深淺、皺紋的數量等。

沈潔談道:“彩妝經歷了過去十幾年的高速發展,未來會走向更深度的品牌構建?!?/p>

偉博海泰李和偉:

以制藥的邏輯做化妝品

當“用制藥思維做化妝品”成為了一種思潮時,李和偉成為其中的代表。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20.jpg

作為藥物制劑領域的優秀科學家之一,李和偉于2002年發明了“凍干閃釋”技術,2009年正式將其運用于化妝品,借此開創了凍干面膜品類。

會上李和偉談到,產品的開發,從配方到工藝、包裝再到整個生產的裝備,到最后使用時候的裝置,共同構成了整個制劑的基礎,“打造一個合格、有效的產品,離不開這5個方面的有機結合”。

新規之下,監管趨嚴,凍干面膜品類無疑也頭懸“達摩克利斯之劍”。針對“法規要求配方公開,品牌如何實現保密?”“法規要求微量成分需額外標注,如何不改變配方做到非微量?”等困擾行業已久的問題,李和偉直言,“制劑科學是解決之道”。

首先,制劑技術可對配方進行加密。李和偉利用高速鏡頭下布洛芬的溶解釋放過程來呈現制劑技術的重要作用,再將液態面膜和凍干面膜做了對比研究:從物料、產品配方到膜布,傳統液態面膜的均相體系很容易被復制,但是凍干面膜進行了來源于制劑技術的創新,即便公開配方也不會被破解。

其次,制劑技術+功效測評相結合,可實現精準含量滿足宣稱要求及功效。通過ISOL凍干閃釋技術創新研發的多層結構凍干面膜,可以做到微量添加靶向濃度不微量,且產品功效能通過科學嚴謹的標準方法體系和實驗驗證。

“偉博海泰不像一家化妝品公司,更像一家制藥公司,其實我們最核心是在凍干膜片的輸出上?!崩詈蛡ネ嘎?,公司正在推出“全新膜芯合作戰略”——基于偉博海泰的二代凍干面膜技術,與品牌、OEM工廠展開全方位合作,最終實現對液態面膜的技術替代。

科絲美詩金榮熙:

中國藥材和植物原料更適合中國人

金榮熙認為,關于化妝品的消費,用戶首先更關注的是使用感,以及關注功效從哪里來。他提到韓國的一個“身土不二”理論,意思是本地生長的藥材或食物可能更符合當地人的習慣,由此指出,中國產的一些藥材可能更符合中國人去使用。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16.jpg

在開發與中國藥材和植物相關的原料方面,金榮熙有以下幾個方向。

祛痘原料:百脈根。為了開發出具備祛痘抗菌功效的原料,金榮熙和團隊進行了大量篩選,最終篩選出百脈根這個原料。通過將百脈根與水楊酸進行比較,金榮熙發現,該產品比水楊酸的效果還要好。在中國和華山醫院一起合作做了一個臨床功效驗證后,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目前,這個原料也應用到了產品中。

抗氧化原料:老川茶發酵液。這個原料源自中國傳統的茶。通過功效試驗,金榮熙發現,四川寶興地區的老川茶發酵液有較好的抗氧化功效,也有抗衰和提亮的功效,細胞試驗也證明,它對促進成纖維細胞的膠原蛋白分泌和透明質酸分泌是有效的。在做成產品后,委托廣州第三方做了人體試驗,同樣證明有效。他還表示,該原料還有抗衰功效,能夠促進微循環。目前,這個原料已應用到奧黛露這個品牌,現在也有產品。

防脫原料:珈密絲。珈密絲是混合了生姜、黃芪、覆盆子的原料,金榮熙指出,該原料具有防脫功效。他分析到,中國市場現在需求較高的是祛痘及防脫,總的來看,中國市場對防脫的需求逐年增長的。這是開發珈密絲的根由。在挖掘原料防脫功效上,金榮熙表示,科絲美詩采用的是拿過諾貝爾獎的自噬機理。

雅妍葉琳琳:

功效護膚原料開發有三大技術

葉琳琳表示,在功效護膚的原料開發領域,主要有微生物發酵技術、綠色化植物提取和培養技術和創新分子合成和結構修飾技術三大類。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12.jpg

1.微生物發酵。又包括天然微生物發酵技術和基因工程發酵技術。2.植物提取和培養。該技術主要包括超臨界CO2萃取技術和植物組織定向培養技術。3.分子合成和結構修飾。酶法綠色合成技術通過酶的作用代替化學合成,獲得特定結構的物質。

此外,她還指出,目前化妝品領域劑型技術主要分為乳化技術和制劑技術。

乳化技術,包括α-凝膠乳化、液晶乳化、高壓均質乳化、微流控、合成/天然高分子乳化等。其中,液晶乳化為當下的熱門趨勢。

制劑技術,包括成膜緩釋、凍干、微囊、滴丸、水凝膠、氣霧劑等近20種。干細胞外泌體是制劑中的一個熱門技術,外泌體是一種細胞外囊泡。

“化妝品行業要求進行人體功效評價、實驗室試驗、消費者測試和文獻研究等,這代表著中國化妝品產業正式進入功效評價時代?!比~琳琳如是說。

比如,《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要求功效宣稱必須有理有據,“蹭熱點”和“偽科學”將無所遁形;《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中,功效原料要求安全優先、功效必須、配方從簡,并謹慎評估使用香精香料、著色劑、防腐劑、表活等。

“法律法規相繼出臺的大背景之下,化妝品的功效和質量標準建設也日益加快,目前需進行試驗評價的宣稱功效中,多數已形成團體標準?!比~琳琳表示。

資生堂王穎:

百年研發造就百年企業

研發無疑是漫長的,需要耐心、決心、以及在長期主義下持續保持對未來的信心。這一點上,資生堂這家百年企業是繞不開的話題。

微信圖片_20230223162907.jpg

會上,資生堂中國研發中心高級總監王穎談到,資生堂的研發始于1916年,至今長達100余年的研發歷史,讓資生堂的研發在全球化妝品公司中都屈指可數,并一再推出如紅腰子、悅薇小針管眼霜等暢銷產品。

在這些創新產品背后,王穎認為既是來自多年的研發積累,同時也來自研發理念的革新。2021年,資生堂確立全新研發理念“DYNAMIC HARMONY”,以5種研究方法為中心加速產品創新,包括以原料科學為基礎,不斷探索更好膚感和效果的配方研究;提高消費者情感滿意度的感官研究;對可持續性發展的研究等。

王穎表示,除了護膚品外,資生堂還一直在防曬領域潛心鉆研?;顒蝇F場,王穎重點介紹了去年7月資生堂首創的“紫外線轉化技術”。該技術以植物光合作用為靈感,從400多種原料中發現了藻類提取物以及源自天然礦物的熒光氧化鋅,兩者不僅具有高度穩定性和安全性,其轉化后的光能夠成功修護由紫外線造成的皮膚細胞損傷,同時還能加速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的產生,資生堂將該技術與原有防曬科技聯合,研發出兼具防曬、護膚雙重功效的全新“光能雙效護養技術”(Sun Dual Care Technology?)。

此外,資生堂還打造了兩個研發創新平臺,一個是與中國多所高校合作,進行基礎研究的開放性創新平臺;另一個是去9月在中國正式落地的研發中心開放式創新項目“菲波娜”(fibona)。王穎表示,“希望通過這兩個平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p>

(文:楊曉峰、張浩、陳其勝)


2023(第一屆)中國化妝品科學家大會由CiE創新展、化妝品觀察聯合主辦,上海臻臣、科絲美詩、諾斯貝爾戰略合作,11位產學研醫界科學家×科技企業家,共論科技創新方向,指引產業未來趨勢。

點擊進入大會專題頁,了解更多現場精彩內容。

微信圖片_20230222103725.jpg


【版權提示】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品觀網/品觀APP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對本站其他內容有授權需求,請聯系meiti@pinguan.com。
李希林濤李先生薛善武郭鋒鄧敏秦意昂...   等3797人看過此文章

參與評論(0)

登錄后參加評論
參與討論前請先登錄
發表評論
點擊加載更多
品觀網

化妝品觀察

記者

15

文章總數

最新會議

全部會議

2023(第十六屆)中國化妝品大會

2023/07/03-04

上海國家會展中心

廣告
品觀APP
  • 品觀新聞
  • 品觀找貨
  • 品觀知識
下載品觀APP,與化妝品產業一同進化!
廣告

相關閱讀

?
Copyright ? 2019 品觀科技版權所有 / 鄂ICP備17026809號-1 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3314號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