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常喜歡做些什么?”“你覺得你可以在下周如何照顧到自己?”
5月18日,愛茉莉太平洋在廣州海珠湖畔開展了“AMORE能量青年”公益項目活動,其將能量工作坊搬到現場,為約20位媒體人量身定制了一場適合職場人的療愈體驗,習得“觀自在、得自我“的正念能量,傳遞自我關懷“能量棒”。
由愛茉莉太平洋攜手日慈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AMORE能量青年”今年正式邁入第四個年頭,該項目旨在聚焦當下青年群體的心理健康需求。自2020年啟動以來便在各大高校中播撒下了正能量的種子,并在社會各界積淀了廣泛的影響力。
據介紹,今年的“AMORE能量青年”項目再度煥新升級,以“三位一體”的新模式帶動公益能量的正循環流動,讓更多高校學生不僅能自愈,更能可持續地愈人,讓這份守護心理健康的能量可以生生不息地流轉。
4年走進二十所高校
受益學生過萬
“2020年是相當特殊的一年,疫情讓我們或多或少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方式,更關注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并且更多地意識到情緒管理和積極的心態是如何影響生活質量的?!睈圮岳蛱窖笙嚓P負責人說。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2020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需求》指出,80.5%的大學生對自我調節相關知識有強烈的需求。
為幫助更多的大學生群體,“AMORE能量青年”項目便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誕生了,倡導青年群體將自我關懷、自我照顧作為一項計劃,鄭重其事地對待自己。
據介紹,四年來,該項目陸續走進全國近二十所高校,直接支持1萬余名大學生疏導情緒,間接觸達10萬余名同學,共同加入到心理健康關懷的旅程中。
打造“三位一體”新模式
校園體驗再升級
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2022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約21.48%的大學生可能存在抑郁風險,45.28%的大學生可能存在焦慮風險。大學生亟需情緒調控、自我認識、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專業引導。
對此,愛茉莉太平洋宣布今年的“AMORE能量青年”項目再度煥新升級,以“自我關懷”為主題,以“互助共學,彼此療遇”為理念,解鎖了全新的“能量騎士”概念和新模式,即在原先導師對話學生的單向溝通模式上,探索出一條“導師–學生”、“學生–同伴”的雙向溝通模式,“三位一體”共同帶動公益能量的正循環流動,讓更多高校學生不僅能自愈,更能可持續地愈人。
為幫助更多“能量騎士”順利完成角色過渡,2023年的“AMORE能量青年”項目更深入賦能領域,開展一系列線上及線下的集中培訓。愛茉莉太平洋方面表示,通過體驗式、參與式的學習方式,助力“能量騎士”更專業地掌握心理健康、社會情感學習及活動組織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不僅有助于熱心公益的大學生將內心的公益意識更正確地付諸于實踐,進一步完善“受助-助人”的公益循環,同時也賦能他們更好地向內探索,成長為一個知行合一的人。
“新模式更像是在播種希望的種子,通過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去一石激起‘自我關懷’的千層浪,”一位能量導師坦言,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導師單方面進行能量輸出外,同齡人的陪伴和彼此支持至關重要,讓整體受助體驗獲得1+1>2的效果?!耙虼宋覀兿M麑⒎e極的人際互動過程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之一,讓這些能量騎士為更多人賦能?!?/p>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走進校園的活動首次引入全新互動體驗形式,以“一人一故事劇場”的現場演繹讓參與者通過不同視角回看焦慮本身?!斑@一系列活動一方面能夠幫助參與者了解自身情緒狀態,嘗試關照自己,另一方面能夠讓參與者在彼此的故事中共情當代大學生的共同處境與普遍困擾,減少獨自面對挑戰的孤獨感?!睈圮岳蛱窖蠓矫嬲f道。
進入中國30年來,在業務不斷發展的同時,愛茉莉太平洋還一直不遺余力地開展可持續行動,不斷推陳出新可持續新品,響應號召提前完成生產場所的碳中和。 此外,在賦能女性獨立自主、保護中國非遺文化、保護自然生態、關愛Z世代青年心理健康等方面持續開展公益項目。
愛茉莉太平洋方面透露,“AMORE能量青年”項目從中國啟航,今年將在韓國進行了項目試點,并有計劃推廣至到全球。